考研试卷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博试卷库 >> 北京师范大学历年考博真题试卷及试题答案 ,申请考核制及普招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往年试题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考博真题--商品列表
科目名称(考试科目) 库存情况(试题年份 注:未标注答案的年份,只有真题无答案)
《个性及社会性》
2006 全选
《中国刑法》
2011 全选
《中国刑法和外国刑法》
2006 全选
《中国文学史》
2005 2012 全选
《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文学】》
2011 全选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
2011 全选
《中国通史理论+ 中外学术交流与史学发展》
2010 全选
《人文地理学》
2002 全选
《公共管理概论》
2005-2007 全选
《刑法专业博士入学专业课真题》
2010 全选
《刑法学》
2006 全选
《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
2003 全选
《发展心理学》
2013 全选
《古代文学史》
2010 全选
《地下水科学院与工程专业【地下水污染+现代水文地质学】》
2012 全选
《地理信息系统》
2009 年份不详-回忆版 全选
《外国刑法》
2011 全选
《外国教育史》
2011 不详 全选
《宏微观经济学》
2007 2007回忆版 全选
《影视理论》
2012 全选
《心理学理论》
2005 全选
《心理学研究方法》
2002-2007 2004 2006 2010 2011 2012 2013 全选
《思想政治教育》
2012 全选
《教学论》
2006 全选
《教育学》
2002 2002-2005 2003 2004 2005A 2005B 2006A 2006B 2006B卷 2007 2007A 2008A 2008B 2009A 2010A 全选
《教育学原理》
2003-2005 2007 2010 2011 全选
《教育学原理+中教史》
2011(回忆版) 全选
《教育技术》
2011回忆版 全选
《教育政治学与教育法》
2007 全选
《教育经济学》
2007 2007 全选
《文学理论》
2007 全选
《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
2005 全选
《文艺学考博》
2011回忆版 2012 全选
《文艺学考博真题》
2008-2010 全选
《文艺学考博试题》
2008-2010 全选
《普通生态学》
年份不详【回忆版】 全选
《景观生态学》
2004 全选
《有机合成》
2011 全选
《比较教育学》
2011 全选
《比较教育学考博真题》
2011 全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1 全选
《水污染控制》
2011 全选
《汉语语法史》
2011 全选
《环境化学》
2006 2006 2007 2008 2010 全选
《环境土壤学》
2012 全选
《环境学原理》
2006 2006 2007 2008 全选
《环境工程原理》
2011 全选
《环境生态学》
2008 全选
《现代汉语与古汉语》
2010 全选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2006 全选
《理论语言学》
2006 全选
《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06 全选
《社会保障》
2005-2007 全选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社会保障+公共管理概论】》
2005-2007 全选
《细胞生物学》
2002 全选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宏微观经济学》
2003-2007 全选
《经资院-【西方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管理】》
2002-2007 全选
《英语》
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5 2006 2007 2008 2010 2011 2012 2012 2015 2019 全选
《计量经济学高级和初级讲义》
最新 全选
《认知发展心理学》
2012 2012(回忆版) 全选
《认知心理学》
2005 2006 全选
《词典学与辞书编纂史》
2010 全选
《语文教育学》
2010 全选
《语文教育心理学》
2010 全选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05 2005 全选
《课程与教学论》
2006 全选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中外教育史》
2006 全选
《量子力学》
不详 全选
《隋唐五代史》
2007 全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11 全选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05 2005 2010A 全选
《高级生态学》
2004 2004 全选
温馨提示:1.购买试题流程:注册登录会员-在线支付-下载打印 2.试题格式为word /pdf /rar/jpg等

北京师范大学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


“七五”“八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由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两个校区(含四个校园)组成。北京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珠海校区于2019年4月由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现有本研学生3600余人。学校设3个学部、27个学院、2个系、11个研究院(所),4个书院。馆藏图书490余万册、电子图书970余万册。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2018年成为首批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7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现有38个学科涵盖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6年一级学科评估(第四轮)结果,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六位。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拥有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和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9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2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首都新型高端智库1个、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基地1个、北京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1个、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基地1个,其他省部级重要平台15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35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资源丰富,是国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试点学院1个,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话剧);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教职工3437人,其中专任教师2313人,93%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9%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学历。现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资深教授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8个;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4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4人、海外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42人。


北京师范大学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国际交流合作广泛。2020年,学校发布《全球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助力建设全球卓越学术共同体、教育创新共同体、青年发展共同体、高校社会责任共同体的战略愿景。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持续推进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合作,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和活动,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深造、文化交流互鉴提供广阔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明确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以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办学格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2023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2-09-29 阅读 99285 次

欢迎报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 

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3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135个。

我校2023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为本科直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本科直博接收全国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硕博连读仅限我校在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

一、招生人数

1.各院(系)公布的招生人数中包含本科直博生及硕博连读生,不含各类专项计划。

2.每位导师的拟招生人数已在专业目录中说明。除明确标注了拟招生人数的导师外,其他导师的实际录取人数将依据其承担科研任务、生源质量、所在院(系)的招生总名额等在录取阶段综合确定。

3.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学位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初试前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或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①获得学士学位后满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②在全国核心刊物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四篇及以上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如作为第一主持人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者发表文章数可酌减,但不得少于两篇。③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

单证专业硕士如在初试前不能获得硕士学位,须以同等学力人员身份报考,符合上述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

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其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应届生须在入学报到时提交认证证书)。

我校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3.两位与所报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专家推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体检标准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三、报名办法

【说明:考生报名前须仔细阅读我校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必须如实、准确填写信息。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

1.报名时间:2022年11月1010:00至12月1日22:00(北京时间)。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网址为:https://yz.bnu.edu.cn/。具体要求、流程请在网上报名期间查阅相关说明。报名费200元,采取网上支付方式,一经支付,不予退还

2.提交书面报名材料的时间、内容及方式须符合报考院(系) “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申请-考核”制办法)中的要求。书面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必须与网上信息一致。

四、考核

考核分为初审选拔和复试考核两个阶段,由院(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具体流程和要求见院(系)“申请-考核”办法。

进入复试考核的考生须在参加复试考核时提交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以及外语水平证明原件等,供院(系)核查。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者,还须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原件。

同等学力人员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和思想政治理论。

五、录取

依据院(系)考核结果,综合评定,择优录取。

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类。非定向就业博士生的人事档案必须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户口可以自愿选择是否迁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工作单位后,学校按国家有关就业政策予以派遣。定向就业博士生的人事档案、户口均不迁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必须回录取时定向就业单位工作。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本科直博学制五年),在学制规定年限内,均须全脱产学习。培养地点在北京校区的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第一年安排在昌平校园G区,第二年和第三年安排在北太平庄校园;物理学系、天文系、环境学院和水科学研究院部分实验室将入驻北京校区育荣校园,因此,上述4个院系在北京校区培养的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学校将在海淀校园和育荣校园统筹安排住宿;定向就业的北京地区考生不安排住宿培养地点在珠海校区的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由学校在珠海校区安排住宿。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凡发现弄虚作假、违规违纪者,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六、学费和奖助体系

1.所有学术学位博士生均须缴纳学费。普通博士生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万元,三年共计3万元。学费在每学年第一学期报到时缴纳。本科直博生前两学年按学术学位硕士生标准缴纳学费(每生每学年0.8万元),后三学年按普通博士生标准缴纳学费。

2.我校实行的奖助办法,包括基本助学金、三助津贴、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突出成果奖励、专项奖学金等。具体内容见《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设立方案》(师校发〔2014〕31号)和相关文件。

本科直博生前两学年享受学术学位硕士生奖助待遇,后三学年享受学术学位博士生奖助待遇。

除奖助学金外,我校还设立了博士生短期出国访学(含参加国外学术会议)资助金等多种奖励和资助项目,用于奖励资助所有在学制规定年限内的在校优秀博士生的学习及科研工作。

我校2007年起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每年选拔约150名学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进行联合培养,详情请登录我校教务部网站查询。

七、其他

1.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公开发布,请及时关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2.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往年试题及参考书目。

3.若2023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适时做出相应调整,调整情况将及时公布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请注意查看。

4.考生须遵守我校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不遵守相关要求并造成恶劣影响的,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将视本地疫情防控情况作出相应调整,届时另行通知。

5.联系方式:

(1)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电话:(010)58808156

招生咨询邮箱:yanzh@bnu.edu.cn

传真:(010)58800519

办公地点:主楼A103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各院(系)联系方式请点击此处查询。

(3)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监督邮箱:yanzhjd@bnu.edu.cn。

4)北京师范大学查号台:(010)58806183。

(相关数据截至2021年5月)


申老师

周一至周六
8:00-18:00

联系方式
13323216320

微信